一、总体情况概述
根据《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(期初)教学听课工作的通知》(鞍师督考字〔2025〕2号)文件要求和期初教学例会工作安排,开学第1-2周,各学院领导班子和院级督导(137人)、辅导员(55人)开展了听评课和本学院的教学检查工作。
本次期初教学检查涵盖了全校16个学院,包括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、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、美术学院、体育科学学院、音乐学院、物理学院、人文与传播学院、管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、地理科学系、社会治理学院、数学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应用技术学院。从检查结果来看,各学院均按照学校要求,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,整体教学秩序良好,并能深挖痛点,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。
二、各学院教学检查情况分析
(一)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各专业均按照学校要求,提前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,未出现因教师或资源问题而取消或延课的情况。学生的出勤率整体较好;教学环境整洁,设施设备运行正常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课堂节奏把控不足,存在压堂现象;部分学生学习懒散,学习态度有待提高;一教上下课铃声小,教室存在卫生死角,个别教室设备老化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优化教师培训机制;优化课程设计,强化课堂互动设计,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;加快老旧设备更新,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。
(二)人工智能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严谨,教学方法多样,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;学生前置率,抬头率较好;教学环境整洁干净,课前座椅整齐。
发现的问题:教师对“两性一度”重视不够;课堂互动效果不好;教室空间有限,影响学生学习体验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开展提高“两性一度”为主题的教研活动;规范教师板书,提高教学质量;教师,学工,班干部三结合的工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;优化教室资源配置,改善学习环境。
(三)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准备充分,教学方法灵活,注重课堂互动和“两性一度”践行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,参与度高,学习氛围浓厚。教学环境整洁,设施设备运行正常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材料准备不够充分,教学方法单一、缺乏思维启发,卡点进课堂;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,学习态度不端正;教学环境的个别角落需要、部分教学设施还有待清理和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对教师加强培训与指导,建立对教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;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引导;加强教室管理与维护,对教学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与报修。
(四)美术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态度认真,教学内容丰富,教学方法多样,教学过程完整;学生学习态度端正,参与度高。
发现的问题:个别教师教学准备不足,教学方法缺乏创新;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,存在迟到、早退现象;部分教室网络设备老化,连接不稳定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质量;加强学风建设,严格考勤纪律,建立学生帮扶机制;加强维护管理,升级网络带宽,合理规划班级规模,加强使用管理;集中清理走廊。
(五)体育科学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到岗情况良好,均能按时开展教学工作;学生整体到课率较高,学习态度较为端正;体育器材设备总体数量能满足教学基本需求,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较为到位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,创新不足,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掌握不够,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熟练;学生存在迟到早退现象,对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,课堂笔记完成质量有待提高;部分体育设施存在老化、损坏现象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定期组织教学培训与交流活动,建立青年教师与实践导师结对子;加强课堂考勤管理,严格执行学生请假制度;及时修缮室外场地,制定设施设备更新计划,按轻重缓急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与更换。
(六)音乐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准备充分;学生学习积极性高;教室的多媒体设备、投影仪、音响等运行状况良好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,存在过快或过慢现象,教案内容陈旧,课堂互动形式单一;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,存在迟到、早退现象;部分教学设施陈旧老化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,开展教学方法培训;加强教师课堂管理,开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活动;建立设施巡检制度,加强教学设施设备维护和更新。
(七)物理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情况正常,能够遵守教学秩序,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。学生出勤状况良好,听课态度较好。教室环境干净卫生,教学设施基本能够保持原状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,与学生互动少;新教师对学生学情和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了解不足,无法做到大学与中学物理学习的良好衔接;部分教师板书不规范,书写随意,条理不清晰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,加强教师间的交流、学习;加强学院对新教师的培训指导。。
(八)人文与传播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所有任课教师能够按照课表按时上下课,做到“五带”,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;学生能够做到提前进入教室做好学习准备,上课带教材和笔记本,课堂前置率、抬头率和互动率较好;环境卫生整洁,教室多媒体设备已做检查,都可用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课件质量影响学生学习体验,合班课堂不利于互动;部分教室多媒体设备需维修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优化课件质量;加强合班课堂管理;定期对教学设施设备维护和更新。
(九)管理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能够按“五带”、“四率”要求组织和开展教学,教学秩序井然有序;学生学习状况良好,能够带课堂笔记、教材上课,出勤率、前置率、抬头率、参与率有同程度提高;教室卫生每天有专门值班人员监督管理。
发现的问题:教师对“两性一度”的践行有待提高;部分教室、教学设备待维修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深入开展专题系列培训和专门教研活动,并做好持续改进和督导;加强学校对教学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换。
(十)外国语学院
教学检查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准备充分,“五带”完备,教学情绪饱满;学生整体到课率达98%以上,课堂上认真听讲、主动参与互动;教学环境干净整洁。
发现的问题:新教师教学环节不够完整,师生互动不够积极;部分教师教学语言不够规范,对新词汇、新词法的应用能力需要提升。学生基础差异大,导致课堂参与度不同,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。多媒体和语音实验室等教学设备老化、功能不全;教材没有全部到位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加强教学进度指导,确保教学计划有效执行;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质量;加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,严格课堂纪律;加强语音实验室设施设备维护和更新。
(十一)国际教育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按时上下课,无调课现象;课前准备充分,教学方法灵活,教学设计方案更加多面化和科学化;课堂师生互动较多,课堂气氛非常好,学生对课堂重点难点内容掌握情况良好;多媒体教室已检查、维修,设备运行良好。
发现的问题:个别学生上课迟到;一间教室多媒体设备无法更新使用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督促学生早归、早睡;及时报修设备,提示教师正确操作方法。
(十二)地理科学系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们提前10分钟抵达教室,实现五带齐全、PPT完整、教学辅助材料多样;学生们严格遵守学习纪律,出勤率、前置率、抬头率高;教学环境整体良好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存在压堂现象,教学设计不合理;极少部分学生存在走廊吃早餐,上课懒散、走神;多媒体设备老旧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加强教师培训,强化课堂教学与管理,及时修复教学设备。
(十三)社会治理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师教学准备充分,遵守上课时间,教学方法多样,注重课堂互动;学生整体出勤率高,学习目标明确,主动性强;教室整体环境整洁,桌椅摆放整齐,教学设施设备齐全且使用正常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,互动不足,板书不同步;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;部分教室存在卫生死角、桌椅损坏等问题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组织教师教研活动,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;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,鼓励学生参加学习小组,开展互助学习;损坏的教学设施及时上报及时维修。
(十四)数学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教学运行平稳有序,教师教学态度认真,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,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求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,课堂互动性不强;学生学风有待加强;教学设施设备问题上报后不能有效解决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增加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;加强学风建设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;建议学校增加教学投入,改善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,及时更新和维护多媒体设备。
(十五)马克思主义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多数教师能够认真备课、授课;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教学秩序井然有序;学院更多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反馈,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
发现的问题: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,实践教学资源不足;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、建立课程思政体系。
(十六)应用技术学院
教学基本情况:课堂秩序良好,教师教学准备充分,教姿教态良好;学生整体出勤率较高(平均95%以上),听课状态较好。
发现的问题: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;学生学习分层,约30%学生存在"隐性逃课"现象。
整改措施及建议:加强教师专业培训,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新思维;实施学业状态动态监测,完善教学评价机制。
三、全校共性问题及整改措施
(一)共性问题
1.教师教学方面
(1) 教学方法单一: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讲授法,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,课堂氛围沉闷,学生参与度低。
(2) 教学准备不足:个别教师教案内容陈旧,未结合最新学术成果或行业动态更新,PPT设计不合理,如字体过小、颜色搭配不当等。
(3) 教学进度不合理:部分教师未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,存在过快或过慢现象,影响教学任务完成和学生知识吸收。
(4) 课堂管理能力弱:个别教师未能有效维持课堂秩序,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,导致课堂效率低下。
2.学生学习方面
(1) 学习积极性不高: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,表现为课堂上玩手机、注意力不集中,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。
(2) 学习态度不端正:存在迟到、早退、旷课现象,个别学生甚至在生病时未及时请假。
(3) 学习效果不佳: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,对课程内容掌握不牢,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理解复杂知识时困难较大。
3.教学环境方面
(1) 教室卫生状况不佳:部分教室存在卫生死角,如墙角、窗台积灰,影响学生学习体验。
(2) 教室空间不足:个别教室面积有限,学生人数多,座位紧张,前排学生听课舒适度受影响。
(3) 教室布局不合理:部分教室桌椅摆放不合理,影响学生视线和课堂互动。
4.教学设施设备方面
(1) 设备老化损坏:多媒体设备、投影仪、音响等教学设备老化,出现画面模糊、声音小等问题。
(2) 设备维护不及时:部分学院的教学设备出现问题后,不能及时有效解决。
(3) 设施不足:部分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、场地等资源有限,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,限制了实践课程的开展。
(二)整改措施及建议
1.教师教学方面
各学院鼓励教师们多利用教研活动开展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,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。同时,建立教师互助机制,促进新老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。此外,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,通过领导听评课、师生评教等方式,收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,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教学情况,发现存在问题,并做出有针对性地整改。
2.学生学习方面
各学院加强学风建设,严格课堂考勤制度。针对学习困难或动力不足的学生,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电子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,并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学习活动,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。
3.教学环境方面
各学院对分管教学区加强卫生管理,定期检查教学区卫生情况。优化教室布局与配置,根据教室的实际空间和学生人数,合理调整桌椅摆放,并增加教室的通风、照明等设施设备,提高学生学习的舒适度。此外,鼓励学生亲自设计、建设教学区长廊文化,有意识引导学生爱学校爱学院爱班级,共同维护学校的整体环境。
4.教学设施设备方面
各学院要定期对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巡检巡查,加强教学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。同时建议学校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与更新,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需求的满足。